Skip to main content

從晚餐的人文精神看香港電視節目

從鏗鏘到頭條,中間欠了什麼?


從沒看過一個香港的documentary 會從多個角度反映一個四人家庭各自性格相冲、包容和彼此互動,眼界大開。首先,香港電視台很少製作一小時documentary, 亦很少探討父母子女間的互動,就算有,處理手法一是很沉悶,一是誇張煽情。很奇怪,我竟然乖乖看完這一個小時的電視節目。這節目令我認識到︰

1.     一個年青父親艱苦經營80隻流浪貓的貓舍,面對財政壓力賣樓注資,繼而創新發展貓屎再生環保項目,給所有想經營流浪貓貓舍的朋友做了示範,真的很困難呢。
2.     年青母親大學企管高材生,出版社行銷經理。除了默默支持丈夫賣樓創業外,更是青春期大女的繼母、國小兒子的母親和家庭煮婦。如何平衡工作、妻子、繼母和母親的角色,面對困難不比丈夫少。尤其繼女停學、自學和做part-time ,做父親總是覺得女兒不是,繼母反而處處替繼女說話,支持繼女尋找方向。
3.     青春期女兒高中停學人生失焦,覺得家中是被遺忘的,節目捕捉她後來如何改善與家人關係很是精彩。
4.     小兒子喜歡電玩,愛表達甚至事事與父親爭辯。原來台灣孩子從小能言善辯,頭頭是道,而父母卻不用權威壓止小孩胡言亂語。
5.     看他們一家人的互動,發現父母好尊重子女表達自己的看法,總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與子女溝通,香港家庭較少見到,很有趣的互動。

究竟是什麼節目有如此啟發性,是台灣公共電視台製作的《誰來晚餐》 電視節目 https://youtu.be/V5Mc_C7ZG20 )。

因為「唐鳯風暴」,無意中看了唐鳯出席一台灣四人家庭晚餐的YouTube 1小時錄像(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share&v=wZDyb-q2jL8#menu )。看後心情不能平復,原來台灣高官可會出席一個普通家庭的晚餐,無所不談,還製成一小時節目公開播放,為何香港高官那麽害怕群眾呢?



香港電視節目類型路向

撇除香港高官高高在上的問題,令我感慨是香港電視台從沒有製作類似節目反映家庭互動的問題,就算有,一是嚴肅得令人發悶,一是嘻笑怒駡營造煽情,欠缺寬容反思。

問題纏繞,反覆思量,貿貿然將自己的看法告訴港台電視部一位多年朋友兼製作人。竟然收到他的詳細答覆,經製作人同意下,節錄製作人舆本人對話如下:

舆製作人對話

製作人
“一口氣坐定定兩粒鐘。也跟了你傳來的次序,先晚餐,後一家人介紹。厲害厲害厲害!
.....

更貼我身的,是反省我在港台的工作,要努力的方向。

你傳來的,是台灣公視的製作,跟RTHK性質類近。25年前有緣參觀,台北駕車過去都一小時有多,位處內湖,剛開發的大片荒地上。初始得有點簡陋。人手,器材,到製作量都還稱不上一個電視台。節目以原住民為主要受眾。

現在回想,我看漏了很多。帶我去的,是當時搞紀錄片創作的熱血青年,現在是傳媒界的中堅。公視,由創始開始,就吸引全台灣具創造力,具改造社會識見,願意肩負社會責任的人。同時,它清楚角色: 成就多元/開放社會的頻道。

這些年,先先後後,被公視的出品折服。如 “老師,您哪位?”,以至近年的連續劇。

近來,非常多聲音撑港台。我跟要好的同事,其實心中有愧。大部分節目,都只是平庸。”

本人

“有關港台的節目,其實做得很多元化和具質素。和 “誰來晚餐”比,正正是港台多元化下所欠缺,亦關乎香港文化。

首先,香港電視台很少製作一小時docu, 如果有,都是特輯例如64,調子都是嚴肅沉悶。香港電台也有輕鬆手法的節目,如以前的“窮富翁大作戰” 和最近有關跑步的節目。但和“誰來晚餐”比較,就是欠缺了運用寬容和幽默的手法對家庭、生活和人生的反思。如果“頭條新聞”是一個極端,“鏗鏘集”和“獅子山下”是另一極端,中間就是欠輕鬆幽默手法反思家庭、人生和社會,放輕批判的旁觀参舆式(participated observation)呈現。

TVB viuTV也有製作類似真人Show節目,TVB 的是非常刻意營造的大眾化娛樂;viuTV 有用外地情景反思香港的生活,但都是嘻哈觸碰,欠缺“誰來晚餐”的多角度既廣且深地反思一個台灣四人家庭的生活和互動。

想像如果讓TVB 拍攝,會是好難頂的煽情,viuTV 會有諷刺、欠缺寛容和深度。港台會係好嚴肅的鏗鏘”或挖苦你的“頭條新聞”。

這種人文的寬容度,参舆式旁觀是香港電視節目所欠奉的。用電影作比喻,李安、候孝賢對人生的思索,香港導演都欠奉。張婉婷,許鞍華作品是具備反思人生的條件,但限於背後老闆的資金,去不了李安、侯孝賢等的層次。

朋友在台灣,告訴我常常在公眾地方見到父母很有耐性地跟子女溝通講道理,他們肯花很多時間解釋給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看“誰来晚餐”印證了這個說法。香港父母就是欠缺說道理的時間和耐性。”

製作人
“對我,你這幾段話都好有意思。一方面你指出港台節目提昇質素的可能方向,另方面你睇到不同地方,市民素質的差異。

我俾咗D問題自己: 我對未來既社會走向,有乜信念?我追求開放社會?我以為開放社會是什麼呢?我做的事,是在推動我的信念落實嗎?”

反思
旁觀式参舆源起人類學硏究的質性硏究方法,是人類學家進入部落社區居住觀察部落社區的起居生活、風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既参舆生活,但只能旁觀而不能干預居民生活和互動,更不能批判,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和發展。原是很舊的研究方法,但隨著錄像科技由專業化走向大眾化和普及化,利用手堤攝錄機進行participated observationdata collection 更容易和有效地呈現硏究目的和成果。將數錄像科技结合participated observation 數碼人類學研究方法的先鋒可参考Ricki Goldman 1998年著作: Points of Viewing Children’s Thinking: A Digital Ethnographer’s Journey. 此書展示了Ricki如何用攝錄機旁觀纪錄數名高中學生運用資訊科技改變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公視的“誰來晚餐”不謀而合地用了這種participated observation的方法,堅守包容和不批判的手法。

製作人朋友的反思問題令我很感動,亦希望香港電台能像台灣公視般重新定位,找到新的方向。唐鳳的成功並不是單單一個IT專才,她看很多哲學書本,談吐是人文精神的視野多於只懂程式不懂溝通的IT人。《頭條新聞》的諷刺挖苦可能替好多香港人面對荒謬困境有所䆁懷,但挖苦䆁懷過後香港電台甚至香港人要反思如何重新建立一個什麼的開放社會和尋找未來社會的方向的電視節目。 《誰來晚餐》、participated observation、包容和不批判的手法可能是新的方向。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究竟多少次一個人可以轉過頭再扮作什麼都看不見?

認識 Serrini 當然不是因為 “ 蘇菲亞的波霸珍珠奶茶 ” 。數年前聽到 “ Don’t Text Him ”, 已驚訝她的夢幻旋律及浪漫詞句。到看到 “ 若葉之年 ” 的 MV, 不單詞曲攝人,日本生活畫面片斷令人沉醉。之後在 YouTube 再發現她的的古靈精怪歌曲 :   同一 種 米養百 樣 人為什麼養出你這個賤人 我的志願是做個濶太 油尖旺金毛玲 放棄治療   後來發現她畢業於中大英文系,是港大博士生兼助教,兼獨立創作歌手。   怪怪的人,但看了香港電台 “ 時代的紀錄 - 鏗鏘說: Serrini”, 原來世界比這人更奇怪。中學時她給指示不准跑不准跳,乖乖的什麽也不准,變成現今怪怪的什麽也試,你想像不到她偏偏去創造。她的歌曲充满黑色頹廢卻走去幼稚園、教堂開 Concert,  更怪的是走上國内開廣東話演唱會, 唯一 遺憾 是給勸喻不能唱 “ 油尖旺金毛 玲” 和“ 日 沒前” 。 很喜歡港台這節目 “ 時代的紀錄 - 鏗鏘說: Serrini” ,由 Rubber Band 主音 6 號主持,同是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同是歌手,一同坐在聯合書院草地上,重溫多年港台紀錄片,檢視廣東話、流行曲、廢青和香港的無力感。   重溫片段出現有年青黎彼徳、花樣汪明荃、日做夜做迷失生活女侍應和聲沙力竭呼喊人生不滿的 band 友,最後 Serrini 結語 Bob Dylan 的改變,帶出香港人的無力感。 “ 日沒前 ” 是 Serrini 寫出她如何面對這種無力感,另一種方式的參與。   “ 你問我將來點 你問我都唔知 我想代替月亮懲罰你哋 漫步水面 所有置諸不理 儆惡懲奸 全部要死 我想代替葉問懲罰你哋 言辭帶刺不顧忌 末日參加這個不歸的遊戲 ”   很多上一輩人士不滿現今年青人,認為年青人對社會什麼也反對,彷彿要活到他們的年紀才有資格不滿和反對。其實年輕人代表很濶的光譜,有人示威抗議,有人破壞,有人什麼也不參與,自己作曲填詞怪雞地唱出社會的問題。如果這怪人是高學歷博士生,究竟是她怪還是社會出了問題才會有一群不同光譜的怪雞年輕人?   最怪雞的結尾是 6 號和 Serrini 用木結他唱 Bob Dylan 的 “ 吹吹在風中 ” 。     ...

Online highlight and annotation

Last week I attended HKU CITE 2010 symposium on the topic about Learning 2.0. One of the secondary teachers presented a freeware IE plugin Diigo which can highlight webpages and make annotation. He applied the tool for students make note of online newspaper reading and then students can share and categorize each other annotation on news. It is a wonderfull tool for teaching Liberal Studies. http://www.diigo.com/09rpk

Stephen Heppell: Railway as school, going the wrong way

Hong Kong people are having hot debate on building a great railway costing 68 billion. The so called Post 80 (those born after 80') strongly against the railway as it is too expensive and not necesary. Stephen Heppell, famous ICT scholar, gave a speech about Learning at 2016, mentioned that a few years ago UK built a perfect railway but however, people brought their own cars. Stephen mentioned our school is same as the railway, mobile learning is having great breakthrough on learning while we still regard our school as a perfect railway. Part of Stephen's speech is attached as some hints about railway, school and the pattern of post 80 learning. Full version of Stephen speech http://www.teachers.tv/video/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