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6

舊文重登: 媒體教育/媒體素養—探究式學習的新契機

2008 年得好友支持,嘗試將 HKU 一份功課改寫為一本書的章節。重讀舊文,粗疏之處令人汗顏,但談及媒體教育、素養、課程改革和參與式文化 (participatory culture) ,原來我八年前的觀點仍然可解讀 social media 取代主流媒體的世代。 舊文重登 ( 節錄 : 孔慶強 (2009) : 媒體教育與媒體素養 – 探究式學習的新契機 . , 蘇詠梅 ( 主編 ) :《專題探究 — 過程與成果》。 香港,一口田出版有限公司。 pp147-159 (English title:  Enquiry studies: Process and outcome . Hong Kong: Seedland Publishing Limited.) ( 因有些地方慘不忍睹,稍作修飾, 舊文重登可能與 2009 舊文版本大同小異 ) 引言 在第一章的個案分析中郎郎同學通過做專題研習而認識到貧窮階層的小朋友生活,有所感動而決意利用錄像媒介將所思所感公諸於世,期望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貧窮兒童的生活。郎郎通過製作錄像的過程,認識了錄像製作的技巧,和非文字媒體的表達方法。雖然郎郎覺得影片「無人欣賞」,但並不表示郎郎沒有任何得著,實情是郎郎已經經歷了媒體教育所著重的四個重要的階段  (Kubey, 2005) : ·     接觸  (access) ·     分析  (analyze) ·     評估  (evaluate)  和 ·     製作  (produce)  媒體教育的目的,是要達至媒體素養  (Buckingham, 2003)  。郎郎比較幸福,他得到學校和家庭營造了一個接近真實環境的平台讓他將探究式學習和媒體製作結合,經歷了與科技一起學習  (Jonassen, Howland, Moore & Marra, 2003)  和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經驗  (Tyner, 1998) 。 同時,郎郎得到母親作為引導者 (facilitator),  帶導他以錄像媒介表現探究式學習的成果,從而建立探究式學習的知識和媒體素養。 類似郎郎經常運用媒體的年青人比比皆是,但能結合探究式學習如媒體製作,以至建立個人觀點、價值觀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卻並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