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離職訪問: Are you kidding





踏進剛剛新建的reception, 暖光主調,感覺再不是傳統人事部的神祕和非human touch 的氣氛。

Richard
在這機構工作了二十多年,還有二年退休卻遞上了辭職信,不單身邊好友為他不值,有時Richard亦反覆問自己是否太傻太衝動。

reception同事說明是預約了人事部經理,進行離職interview。同事禮貌地安排Richard到一個小房間等候。小房間窗明几淨,Richard選擇坐著面向房門的office chair, 心理上著了先機,莫明卻種尋回遺失了二十多年求職面試的感覺。

在此機構工作了二十多年,Richard早已認識各部門主管,部份更是好朋友兼遇上困局時的很好合作伙伴。搜索枯腸,原來Richard重未與此經理有公事往來,況且今次會面,亦是這經理的助手安排,電話上禮節溝通也欠奉。Richard呆呆坐了十分鐘,當上經理多年,已忘記了等人的滋味,印象中就算是跟日理萬機的總裁和副總裁開會,他們俱是三分鐘前進入會議室與各同事閒話家常,然後進入正題,從不要同事呆等。

經理終於入來了,並沒有舆Richard禮貌地握手,只是普通寒暄數句就各自就坐。經理談吐有禮,大方得體,但總是缺了什麼似的。



Richard, 請問有否攜帶之前send給你的exit survey?

沒有,你們沒有通知我要攜帶。我問了數次何時要交回exit survey, 都說離職前交回就可以。

其實今天exit interviewbase on exit survey 的回應而提問。

但你們之前沒有通知我,唔緊要,你有沒有blank form, 可以base on blank form 討論…”

經理立刻在手頭的folder尋找,尷尬地說沒有。Folder內有數份文件,但沒有訪問三寶: 筆、記事簿和錄音筆。

無關係,我記得第一條是問離職的原因,有多個選項,和可以選擇超過一個選項。我嘗試替她解困,但不是她主導嗎?

是的,謝謝! 是的,你為何離職呢?

在未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想知道多些有關exit interview 的目的、有關會面報告會交給甚麼人審閲,和我能否有一份報告副本?



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與client進行問卷調查和跟進訪問,理所當然說了一堆client經常會問的問題。原意不是刁難,但因為曾經漏說某些有關surveyinterview 必定要說的目的,和data可以使用conditions和未經同意不得使用的conditions,之後引起軒然大波。

我們一般完成了的exit survey, 會傳檔入你的p-file,並沒有甚麼向上提交的report 所以亦不會給你一個副本,你交回survey 之前你可以影印一份留底。

但今天你會給我做一個interview?

我只是根據你survey答案follow up questions, 同事喜歡說多說少,是同事的選擇。

Manager仍然沒有回答訪問後data的處理方法。我彷彿向著一幅牆說話。還有,經理只是用同事來概括一個 category, “是那個category雖然她是處理人事的專家。

如果我喜歡說一大堆改善公司的建議,都只是放進我的p-file, 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說呢?

又不可以這樣說,遇到適當的場合,碰巧有相同的議題,我們會向管理層反映原來某位同事有這様的建議。

Richard想起方皓玟最近的新歌。

遇到適當場合特定議題才會提出,是否代表公司沒有既定機制反映離職同事意見給管理層呢?

“ 公司是有一個完善同行之有效的機制反映同事意見給管理層.(省略了一分鐘現有反映意見渠道的資料陳述)所以一個機制的成功與否是取决同事願意表達多寡而定。同事表達多些,我們了解多些,就可反映多些。

漸漸明白談吐大方,溫文有禮的經理欠缺什麼。可能問題在我身上呢?

“Frankly speaking, 大家都是經理,不要用冠冕堂皇的說話來敷衍吧。不如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討論,例如離職問卷的第一條問題,為何離職? 總共有10個選項,被訪者可以選擇超過一個選項。假設如果貴部門一年總共做了10個離職survey,在問卷第一條,10個被訪者所選擇的選項百分比分布是如何呢,有沒有做類似的quantitative analysis呢。

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data處理手法,quantitative analysis的方法亦不是唯一的處理data方法。

Richard險些笑了出來,可能他孤陋寡聞, survey data的處理方法唔用quantitative,難道用qualit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再討論下去也是徒然,Richard終於明白選擇離開亦不是一個太儍的決定。一個機構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一個機構的部門經理與另一部門經理的對談都充滿溝通障礙,何況管理層與員工的溝通呢。當一個城市出現嚴重的溝通問題時,不要抱怨為何城市出現混亂不堪甚至失控的情景,管理的人要反思是否真誠溝通,曾否通過真誠溝通去尋找問題的根源。當然,世事往知易行難,但知道總勝過不知不覺。   

Richard離開人事部回望掛於牆上的口號 “Caring Organization, 然後轉頭慢慢離開。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究竟多少次一個人可以轉過頭再扮作什麼都看不見?

認識 Serrini 當然不是因為 “ 蘇菲亞的波霸珍珠奶茶 ” 。數年前聽到 “ Don’t Text Him ”, 已驚訝她的夢幻旋律及浪漫詞句。到看到 “ 若葉之年 ” 的 MV, 不單詞曲攝人,日本生活畫面片斷令人沉醉。之後在 YouTube 再發現她的的古靈精怪歌曲 :   同一 種 米養百 樣 人為什麼養出你這個賤人 我的志願是做個濶太 油尖旺金毛玲 放棄治療   後來發現她畢業於中大英文系,是港大博士生兼助教,兼獨立創作歌手。   怪怪的人,但看了香港電台 “ 時代的紀錄 - 鏗鏘說: Serrini”, 原來世界比這人更奇怪。中學時她給指示不准跑不准跳,乖乖的什麽也不准,變成現今怪怪的什麽也試,你想像不到她偏偏去創造。她的歌曲充满黑色頹廢卻走去幼稚園、教堂開 Concert,  更怪的是走上國内開廣東話演唱會, 唯一 遺憾 是給勸喻不能唱 “ 油尖旺金毛 玲” 和“ 日 沒前” 。 很喜歡港台這節目 “ 時代的紀錄 - 鏗鏘說: Serrini” ,由 Rubber Band 主音 6 號主持,同是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同是歌手,一同坐在聯合書院草地上,重溫多年港台紀錄片,檢視廣東話、流行曲、廢青和香港的無力感。   重溫片段出現有年青黎彼徳、花樣汪明荃、日做夜做迷失生活女侍應和聲沙力竭呼喊人生不滿的 band 友,最後 Serrini 結語 Bob Dylan 的改變,帶出香港人的無力感。 “ 日沒前 ” 是 Serrini 寫出她如何面對這種無力感,另一種方式的參與。   “ 你問我將來點 你問我都唔知 我想代替月亮懲罰你哋 漫步水面 所有置諸不理 儆惡懲奸 全部要死 我想代替葉問懲罰你哋 言辭帶刺不顧忌 末日參加這個不歸的遊戲 ”   很多上一輩人士不滿現今年青人,認為年青人對社會什麼也反對,彷彿要活到他們的年紀才有資格不滿和反對。其實年輕人代表很濶的光譜,有人示威抗議,有人破壞,有人什麼也不參與,自己作曲填詞怪雞地唱出社會的問題。如果這怪人是高學歷博士生,究竟是她怪還是社會出了問題才會有一群不同光譜的怪雞年輕人?   最怪雞的結尾是 6 號和 Serrini 用木結他唱 Bob Dylan 的 “ 吹吹在風中 ” 。              究竟多少次一個人可以轉過頭再扮作什麼都看不見?

Online highlight and annotation

Last week I attended HKU CITE 2010 symposium on the topic about Learning 2.0. One of the secondary teachers presented a freeware IE plugin Diigo which can highlight webpages and make annotation. He applied the tool for students make note of online newspaper reading and then students can share and categorize each other annotation on news. It is a wonderfull tool for teaching Liberal Studies. http://www.diigo.com/09rpk

Stephen Heppell: Railway as school, going the wrong way

Hong Kong people are having hot debate on building a great railway costing 68 billion. The so called Post 80 (those born after 80') strongly against the railway as it is too expensive and not necesary. Stephen Heppell, famous ICT scholar, gave a speech about Learning at 2016, mentioned that a few years ago UK built a perfect railway but however, people brought their own cars. Stephen mentioned our school is same as the railway, mobile learning is having great breakthrough on learning while we still regard our school as a perfect railway. Part of Stephen's speech is attached as some hints about railway, school and the pattern of post 80 learning. Full version of Stephen speech http://www.teachers.tv/video/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