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夏之間交替閱讀〈四代香港人〉及〈第四代香港人〉兩本書,反思這一代香港人好像有點明日黃花,但現今九十後及九十之後年青人面對的困局,原來都是有跡可尋。初稿寫了逾三月,仍有想不通的地方,存放在iPad備忘錄內變成記憶體,直到最近看龍應台的〈天長地久〉,重新勾起將記憶體變成發放文章的衝動。
80後名稱的出現,可追溯到年青人菜園村反高鐵。當時所謂80後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緣於年青人反建制而出現,泛指80年代之後出世敢於發聲的一代。之後較為有系統有關幾代香港人的論述,首推香港教育大學呂大樂教授所寫的〈四代香港人〉。
〈四代香港人〉一書,論述了四代香港人的世代變化,留下伏缐預言今日90後的困局、暗湧和所謂的註定失敗。因為不是學術論文,全書沒有運用科硏支持論述,呂大樂利用獨到分析力,嚴謹的社會學理論架構,將四代香港人的成長經歷和香港戰後經濟發展由一窮二白到黃金歲月至經濟滑落緊緊扣在一起。
所謂第一代香港人,呂大樂泛指1946年前出世的一代,是戰後從無到有,真正白手興家的香港本土或從內地走難到香港掙扎求存的一群。他們經歷戰亂飢荒,卻打不死餓不死,默默工作捱到兒女成群。災難幸存者形成強烈信念,為了家人只要努力打拼就捱得過去。
1946 年至1965年出生的是所謂戰後嬰兒期的第二代香港人。由於第一代經歷戰亂相信人多好辨事,自自然然就兒女成群,造就這第二代人多勢眾。戰後香港社會資源貧乏,第二代見證父母一窮二白養大一家人,適逢成長期進入80年代香港黃金年代,處處機會,只要努力就飛黃騰達。第二代承接第一代強烈信念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並不斷提醒下一代相信努力必定成功。由於第二代太成功,呂大樂結語世代交替並不自然出現,反而第二代繼續佔據各行業領導位置不肯退下來,同時卻不滿下一代未能接上。
1966年至1975年出世是為第三代香港人,因為第二代人多勢眾兼太成功,這一代受家庭計劃兩個夠哂數的推廣人數減少。第三代的成長享受80年代物質豐盛,空前良好的成長空間,包括更多的大學學位,反而令到大學畢業普遍化。他們一方面承受父母信念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另一方面畢業後面對經濟政局從盛世滑落,職場機會減少了,加倍努力也未必得到豐盛回報,加上第二代不願退下,第三代普遍認為制度不公平,社會機會減少,開始懷疑〈努力必會成功〉的信念。
1976至1997年出身的第四代無論學歷、生活、物質和電腦科技各方面都比上數代優勝,生於安逸但成長期遇著政局經濟轉變,連第三代都欠缺上位機會,何況第四代。呂大樂形容第四代香港人註定失敗!形成這一代人懷疑及否定上一代的信念:就算努力都是徒然。
〈四代香港人〉的論述是非常精闢地描述了四代香港人的發展模式,同時對第四代香港人的論述無可避免地觸怒了80後及90後一代努力奮鬥的年青人。
呂大樂形容的第四代香港人,與及他沒有觸及的第五代香港人,紛紛寫文章反駁呂大樂用上一代理論架構,發展模式,生活信念規範等架構錯誤解讀下一代的成長。80後不同意典型論述:年青一代只是享受上一代努力成果,欠缺信念,沒法上位而迷失兼失敗。更甚是四代香港人一書並不是學術期刊,欠缺科研支持四代香港人的世代發展,自然引起百花齊放的爭論。
〈四代香港人〉一書出版於2007年7月,2012年7月沈旭暉、黃培峰出版〈第四代香港人 〉一書,看書名顯而易見是針對呂大樂所謂的第四代香港人而寫的。
自稱身為第四代香港人的沈旭暉,和80後的黃培峰,自然不會認同第四代香港人註定失敗的說法。為了避免跌入口水爭議,〈第四代香港人〉一書Part A 用學術的方法首先定義八十後的問題,通過文獻回顧,羅列數個科硏議題,例如青少年人是否有向上流;是否有世代交替;是年青人激進、仰或是第二代建立了超穩定社會結構,致令第四或N代不能上位;定是非二元爭鬥對立,數代人可共生長存。問題定立後,便用問卷調查探究第四代香港人對設定問題的意見。結果,科研告訴大家,原來7成被訪年青人覺得在原本階級停留沒有向上,2成覺得向下流動,只有5%左右覺得有向上流。超過一半被訪青年人覺得自己身處中層或中下層。
Part A 帶出兩個有關第四代或四代以後香港人的重要信息:一.大部分青年人身處中層或中下階層,超過七成覺得原地踏步,並沒有向上流動;有兩成甚至向下流動。二.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可能是第二、三代香港人的成功信念,或者是加諸於這一代或下一代的教條,但這一代年青人卻再不相信。
Part B 則輯錄了沈旭暉跟各80/90後的對談訪問,這群80/90後都是各行業努力工作表現出色但仍未符合第二代香港人的成功標準模式,周秀娜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周秀娜中學時從內地來港,身高未符標準模特兒要求,另闖靚模路線開創了新的事業方向。這群80/90後包括社運人士,學者,出版人,無國界醫生,社工等,俱是一代精英,建制以外並未飛黃騰達的年青人。通過這一系列訪問,沈旭暉指出這一代香港人並不是只懂享受上一代努力成果,欠缺信念, 迷失兼失敗。 在第二代的發展模式,他們可能是未成功的一群,但他們正在建構新的生活工作模式卻是毋庸置疑。
80後名稱的出現,可追溯到年青人菜園村反高鐵。當時所謂80後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緣於年青人反建制而出現,泛指80年代之後出世敢於發聲的一代。之後較為有系統有關幾代香港人的論述,首推香港教育大學呂大樂教授所寫的〈四代香港人〉。
〈四代香港人〉一書,論述了四代香港人的世代變化,留下伏缐預言今日90後的困局、暗湧和所謂的註定失敗。因為不是學術論文,全書沒有運用科硏支持論述,呂大樂利用獨到分析力,嚴謹的社會學理論架構,將四代香港人的成長經歷和香港戰後經濟發展由一窮二白到黃金歲月至經濟滑落緊緊扣在一起。
所謂第一代香港人,呂大樂泛指1946年前出世的一代,是戰後從無到有,真正白手興家的香港本土或從內地走難到香港掙扎求存的一群。他們經歷戰亂飢荒,卻打不死餓不死,默默工作捱到兒女成群。災難幸存者形成強烈信念,為了家人只要努力打拼就捱得過去。
1946 年至1965年出生的是所謂戰後嬰兒期的第二代香港人。由於第一代經歷戰亂相信人多好辨事,自自然然就兒女成群,造就這第二代人多勢眾。戰後香港社會資源貧乏,第二代見證父母一窮二白養大一家人,適逢成長期進入80年代香港黃金年代,處處機會,只要努力就飛黃騰達。第二代承接第一代強烈信念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並不斷提醒下一代相信努力必定成功。由於第二代太成功,呂大樂結語世代交替並不自然出現,反而第二代繼續佔據各行業領導位置不肯退下來,同時卻不滿下一代未能接上。
1966年至1975年出世是為第三代香港人,因為第二代人多勢眾兼太成功,這一代受家庭計劃兩個夠哂數的推廣人數減少。第三代的成長享受80年代物質豐盛,空前良好的成長空間,包括更多的大學學位,反而令到大學畢業普遍化。他們一方面承受父母信念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另一方面畢業後面對經濟政局從盛世滑落,職場機會減少了,加倍努力也未必得到豐盛回報,加上第二代不願退下,第三代普遍認為制度不公平,社會機會減少,開始懷疑〈努力必會成功〉的信念。
1976至1997年出身的第四代無論學歷、生活、物質和電腦科技各方面都比上數代優勝,生於安逸但成長期遇著政局經濟轉變,連第三代都欠缺上位機會,何況第四代。呂大樂形容第四代香港人註定失敗!形成這一代人懷疑及否定上一代的信念:就算努力都是徒然。
〈四代香港人〉的論述是非常精闢地描述了四代香港人的發展模式,同時對第四代香港人的論述無可避免地觸怒了80後及90後一代努力奮鬥的年青人。
呂大樂形容的第四代香港人,與及他沒有觸及的第五代香港人,紛紛寫文章反駁呂大樂用上一代理論架構,發展模式,生活信念規範等架構錯誤解讀下一代的成長。80後不同意典型論述:年青一代只是享受上一代努力成果,欠缺信念,沒法上位而迷失兼失敗。更甚是四代香港人一書並不是學術期刊,欠缺科研支持四代香港人的世代發展,自然引起百花齊放的爭論。
〈四代香港人〉一書出版於2007年7月,2012年7月沈旭暉、黃培峰出版〈第四代香港人 〉一書,看書名顯而易見是針對呂大樂所謂的第四代香港人而寫的。
自稱身為第四代香港人的沈旭暉,和80後的黃培峰,自然不會認同第四代香港人註定失敗的說法。為了避免跌入口水爭議,〈第四代香港人〉一書Part A 用學術的方法首先定義八十後的問題,通過文獻回顧,羅列數個科硏議題,例如青少年人是否有向上流;是否有世代交替;是年青人激進、仰或是第二代建立了超穩定社會結構,致令第四或N代不能上位;定是非二元爭鬥對立,數代人可共生長存。問題定立後,便用問卷調查探究第四代香港人對設定問題的意見。結果,科研告訴大家,原來7成被訪年青人覺得在原本階級停留沒有向上,2成覺得向下流動,只有5%左右覺得有向上流。超過一半被訪青年人覺得自己身處中層或中下層。
Part A 帶出兩個有關第四代或四代以後香港人的重要信息:一.大部分青年人身處中層或中下階層,超過七成覺得原地踏步,並沒有向上流動;有兩成甚至向下流動。二.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可能是第二、三代香港人的成功信念,或者是加諸於這一代或下一代的教條,但這一代年青人卻再不相信。
Part B 則輯錄了沈旭暉跟各80/90後的對談訪問,這群80/90後都是各行業努力工作表現出色但仍未符合第二代香港人的成功標準模式,周秀娜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周秀娜中學時從內地來港,身高未符標準模特兒要求,另闖靚模路線開創了新的事業方向。這群80/90後包括社運人士,學者,出版人,無國界醫生,社工等,俱是一代精英,建制以外並未飛黃騰達的年青人。通過這一系列訪問,沈旭暉指出這一代香港人並不是只懂享受上一代努力成果,欠缺信念, 迷失兼失敗。 在第二代的發展模式,他們可能是未成功的一群,但他們正在建構新的生活工作模式卻是毋庸置疑。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也是上一代要下一代安分守己、拒絕反省根源的教條。當愈來愈多人覺得打死一世牛工,供一層一世都供唔完的樓其實係黐膠缐,也就是對制度、對主流意識形態、對拒絕承認時代已變遷的上一代的質疑,卻同時為香港精神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第四代香港人,p.50)
行文至此突然走了入迷霧中,迷失了方向,〈四代香港人〉和〈第四代香港人〉都是在2014年之前出版,2014年彷彿是一個分水嶺,將已經對立的幾代香港人加深對立和撒裂。雖然兩本書對第四代或之後幾代香港人的看法有不同的理解,但事實上今天2018年這一代香港青年人已經喊着不同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向,無論相信或不相信第一代或第二代的成功信念,就是努力尋找卻尋找不出所以然,更甚是用錯方法就會鋃鐺入獄,可能是這一代年青人努力尋找的悲劇。在想不通的這個方向上令到文章像走進了死胡同,直到最近閲讀龍應台的新書〈天長地久〉,跳出香港,原來世代之爭跨國界存在,但能否承認跨代鴻溝的存在,則視乎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老人家的胸襟和視野 。65歲的龍應台和他兒子飛利普的對話,並不是解決現今世代問題的良方,但能夠知道問題的存在,將年青人的看法放入自己的書本內,是否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香港人欠缺的胸襟呢?
和飛利普走在維也納的街頭。他很高,我像個小矮人一樣傍着他走路。我説,「我們對於爺爺奶奶那一代人心中有痛惜和體恤,因為知道他們從戰爭和貧窮走出來,為我們做了很大的犧牲。你們對於我們這一代,大概沒有這種感恩和體恤吧?」
他老實不客氣地説,「活着啊。不批判你們就很好了。」
「什麼意思?」
「爺爺奶奶那一代人讓你們這代戰後嬰兒每個人都鵬程萬里,讀博士學位、得高薪的工作、買房子、存錢投資,日子過得太好了。我們應該要抱怨怎麼你們嬰兒潮世代把我們這一代人搞得這麼慘。」
「怎麼慘?」
「你看這些房子,」
我們剛好走在維也納的市中心,周遭是一排一排奧匈帝國時代美麗古典又厚實的建築,
「我們這一代很清楚一件事:就是,這輩子再怎麼奮鬥也買不起房子,核心區的房子也租不起了。除非是遺産,沒有人會擁有自己的房子了。你想想看,這個世界怎麼會公平呢?一出生,看你父母是誰,就已經決定了你的一輩子……」
1952年出世的龍應台是吕大樂理念下的第二代台灣人,1989出世的飛利普是為第四代地球人,跳出了香港的問題框框,世代之爭原來在任何角落都會存在,問題是他們能否包容地互相對話互相探討,老掉牙的道理,但香港年青人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飛利普說對,你父母是誰就決定了你的一輩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