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得好友支持,嘗試將HKU一份功課改寫為一本書的章節。重讀舊文,粗疏之處令人汗顏,但談及媒體教育、素養、課程改革和參與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原來我八年前的觀點仍然可解讀social media 取代主流媒體的世代。
舊文重登
(節錄: 孔慶強 (2009) : 媒體教育與媒體素養–探究式學習的新契機. , 蘇詠梅 (主編) :《專題探究 — 過程與成果》。香港,一口田出版有限公司。
pp147-159 (English title: Enquiry studies: Process and outcome.
Hong Kong: Seedland Publishing Limited.)
(因有些地方慘不忍睹,稍作修飾, 舊文重登可能與2009舊文版本大同小異)
引言
在第一章的個案分析中郎郎同學通過做專題研習而認識到貧窮階層的小朋友生活,有所感動而決意利用錄像媒介將所思所感公諸於世,期望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貧窮兒童的生活。郎郎通過製作錄像的過程,認識了錄像製作的技巧,和非文字媒體的表達方法。雖然郎郎覺得影片「無人欣賞」,但並不表示郎郎沒有任何得著,實情是郎郎已經經歷了媒體教育所著重的四個重要的階段 (Kubey, 2005):
· 接觸 (access)
· 分析 (analyze)
· 評估 (evaluate) 和
· 製作 (produce)
媒體教育的目的,是要達至媒體素養 (Buckingham, 2003) 。郎郎比較幸福,他得到學校和家庭營造了一個接近真實環境的平台讓他將探究式學習和媒體製作結合,經歷了與科技一起學習 (Jonassen, Howland, Moore & Marra,
2003) 和以學生為本的學習經驗 (Tyner, 1998)。同時,郎郎得到母親作為引導者(facilitator), 帶導他以錄像媒介表現探究式學習的成果,從而建立探究式學習的知識和媒體素養。
類似郎郎經常運用媒體的年青人比比皆是,但能結合探究式學習如媒體製作,以至建立個人觀點、價值觀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卻並不常見。
環顧日漸受年青人歡迎的Youtube網站,不難發現年青人充滿創意,俱能將所思所想變成短片發佈與人分享,但所表達的內容、深度和組織有待改善。例如以「巴士阿叔」為例,Youtube網站在2007年7月31日儲存並發佈著175條以「巴士阿叔」命名的短片,其中不乏天馬行空、創意令人乍舌的表達手法。雖然我們未能確知發佈者的身份,但從製作的內容和所使用的流行文化符號,很大機會是土生的香港年青人所製造的。如果推測成立,則引發起的啟示卻是值得深思:
1) 年青人充滿創意,但缺乏平台表達。Youtube網站迅速的興起穩奪了年青人要表達創意的空間。
2) 年青人熟悉錄像語言,並能操作日漸易用的錄像剪接軟件,但表達內容稍欠深度,流於漫駡和諷刺,較少表達個人對事件的理解,探討和反思。年青人表現了無限的創意和成熟的媒體駕馭能力,但欠缺深入的分析和反思能力,更談不上建立個人的社會觀和世界觀。
3) 形成這種能運用先進媒體,但表達內容有待改善的現象,其中原因,可能是媒體教育未能納入中、小學正規課程,以至學生未能培育媒體素養。
什麼是媒體教育/素養﹖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首先於1973年定義媒體教育為
教授或學習有關運用教育理論或實踐方法到現代媒體,並就其特定自主範圍的知識作出有效的溝通或表達;其知識運用是有別於利用媒體輔助教授其他固有知識範圍,如數學、科學和地理等(IFTC, 1997:3)
此定義揭開了一場有關媒體教育的長久爭論的序幕:媒體教育應為一門獨立學科仰或是綜合學科 (Buckingham,
1990)?
媒體教育:發展模式
近代媒體教育家 Buckingham
(1998) 歸納媒體教育先驅Masterman(1993)有關媒體教育的三個發展模式為四個階段和兩個思想體系的轉移:
發展階段
|
思想體系
|
1. 排斥期
|
保護主義
開放式參與
|
2. 文化學習及流行文化期
|
|
3. 電影語言及去神話化期
|
|
4. 理解和開放參與期
|
Buckingham總結這四個發展階段和思想體系,探討始於1930年代到近代歐洲大陸媒體教育的發展和變化,並展示了全球數位化下媒體教育的方向。
媒體教育始於三十年代大眾傳媒的興起。當報紙,雜誌及廣播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蓬勃發展,教師和家長普遍認為大眾傳播的信息是「低俗」的流行文化,污染著高尚的文學和藝術文化。學生往往會被假設為被動的受眾,容易受大眾傳媒的影響和支配 (Buckingham,
1998; Masterman, 1993) 。媒體教育的目的,是教授學生分辨那些是「好品味」的文學讀物,那些是低俗的流行文化。說穿了,不過是管治精英階層與勞工階層意識形態上的鬥爭 (Masterman,
1993)。
到了六十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於歐洲大放異彩,部份年青教師逐漸接受電影是一種有深度的流行文化,並開始引入電影到課堂作教材。將電影引入班房象徵著流行文化開始被接納為學術課程,媒體教育便逐漸滲進了「文化學習」或「語文研究」等主流科目內。Masterman(1993)概括此階段的媒體教育主要是教導學生分辨有品味的電影和低俗的電視節目。
到八十年代初電視文化的黃金歲月來臨,「符號學」和「意識形態」是媒體學者的熱門研究議題。學者首先分析電視語言所代表的信息,並探討符號系統背後所隱藏的意識形態。例如電視廣告以顏色和動感拍攝手法吸引觀眾,背後卻隱藏著刺激大眾消費意欲的意識形態。人們逐漸發現媒體並不是如實的反映現實,而是對現實的再演譯、包裝和再創造,內藏有特定的意識形態而達至某種目的。在這階段,媒體教育的目的是去神話化。媒體教育工作者相信通過分析媒體的製作目的、製作過程和表達手法,便可呈現創作者發佈媒體信息的目的和內藏的意識形態 (Buckingham,
1998; Masterman, 1993) 。Buckingham (1998) 提出兩個思想體系的角力總結以上三個階段的媒體教育的發展,就是「保護主義」和「開放式參與」的意識形態的爭持。
在鐘擺的一端,媒體被假設為污染青少年思想的源頭,老師有責任保護學生,不讓學生接觸媒體,以免受到污染;老師在保護學生之餘並要教識學生揭穿媒體的面具,認識媒體背後的意識形態。在另一端,流行文化逐漸被納入學校的常規課程,學生被開放參與的思潮引導下,參與媒體製作,並建構有關媒體的知識。Buckingham (1998) 對這三個階段的發展下了一個精警的註腳:學者過份簡單化地假設學生是被動的受眾,容易受傳媒影響;同時過於高估教師的能力,認為他們可以輕易分析媒體的製作目的和過程,從而揭穿媒體信息背後的意識形態。尤其當流行文化逐漸普及,科技發展令媒體趨向簡單、易用和威力強大時,學生對流行文化的參與、科技的認識和運用可能比老師還要積極和熟悉,試問教師如何能夠帶導學生分析媒體呢﹖
試以Youtube網站的「巴士阿叔」為例,學生可能並不是被動的受眾,反而是積極的參與者。他們沒有單方面受媒體影響,而是互為影響。作為媒體的主動參與者,年青人積極製作短片發佈到到Youtube網站上,教師反而可能是被動的受眾,試問教師如何能夠帶導學生分析Youtube互動平台和不同版本的「巴士阿叔」短片而瞭解到創作者背後所藏的意識形態呢﹖
建基於一系列的課堂研究, Buckingham
(1998) 提出第四階段的媒體教育:理解和參與。媒體教育的策略是引導學生分析媒體,繼而製作自己的媒體,然後再分析。通過分析製作和分析,學生會對以下六個範疇作出概念上的理解(Buckingham,1998):
1) 媒體機構
2) 媒體類別
3) 媒體科技
4) 媒體語言
5) 媒體受眾
6) 媒體再呈現
踏入2000年,隨著資訊及通信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的極速發展,Web2.0的普及,上述四個媒體教育發展階段遇上了新的契機,媒體教育發展模式從新整合,結合媒體素養、科技和教學法而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媒體教育 (Tyner, 1998)。
二十一世紀媒體教育
資訊及通信科技毫無疑問對社會產生著革命性的影響,對教育界的影響更是百年未見。Bransford, Browm
& Cocking (2000)所編著的 “How people learn” 一書指出,資訊及通信科技令到工業社會轉型到商業社會,然後再轉到大眾身處的知識型社會,但學校作為社會其中一個單元,在過去一百年來卻沒有很大的改變。Tyner (1998)形容美國傳統的學校是工廠式經營,著重技術和記憶的訓練,教學法則以老師為中心。如要加速學校的轉型,Tyner (1998) 提出媒體教育可以結合素養(literacy),科技(technology)和教學法(pedagogy)三個方向:
(1) 可通過資訊科技教學帶出批判性素養
(2) 可嘗試讓學生利用先進科技作探究活動
(3) 帶入廿一世紀教學法,結合探究和開放式參與,支授建構學習
綜合而言,Tyner(1998)是以建構理論應為主導,具創意的運用資訊科技到探究式學習,實踐課業為本和學生為本的學習方向。Tyner承接Buckingham(1998)的媒體分析,製作、理解和參與的模式緊緊建基在探究式學習的方向。資訊科技是探究式學習的工具,再與問題為本和課業為本相互連接。探究的目的,並不單單只為找尋標準的答案,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建構不同的可能答案,從而建立自我探求學問的方法和對事物的觀點 (Tyner, 1998)。
探究式學習的媒體教育,可分作兩個層面施行。就如Buckingham(1998)所言,老師可以將媒體例子帶入班房讓學生就著上述六個特定範圍作出分析,以達至概念上的理解。之後老師可以引導同學參與媒體製作,然後分析自己製作的媒體;通過分析,學生會進一步修改,潤飾自己製作的媒體,繼而建構個人的媒體語言、科技運用的知識和所探究題目的知識;最後將建構的知識,通過媒體語言呈現和科技發佈與別人分享(Tyner, 1998)。
總括而言,探究式學習的媒體教育是整合了素養、科技和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法,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性的探究能力;探究式學習結合同媒體教育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接觸、分析、製作和反思不同形式的媒體,並通過先進的資訊科技發佈製作和學習的成果,從而培養出能夠適應二十一世紀知識型社會的公民。
媒體教育:世界潮流
媒體教育在世界各地如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等早已納入正規課程之內,環顧東南亞各地,南韓媒體教育的發展模式是值得香港借鏡的。
經歷了1997後的金融風暴,南韓政府開始明白到資訊科技的發展可能是帶領國家脫離經濟危機的靈丹妙藥。隨著政府的大力發展,南韓的互聯網用家由1997年到1999年兩年間迅速增長50%(Jeong, 2009)。在互聯網用戶的快速增長下,新生代和一般市民的科技知識鴻溝也在急速拉闊,部份老師開始察覺到媒體教育要納入到正規課程的迫切需要(Jeong, 2009)。
在南韓政府未能即時回應部份教育工作者對媒體教育的需求,和科技知識鴻溝日漸拉闊現象顯現的同時,部分非政府團體己急不及待地在社區舉辦有關媒體教育工作坊給在職教師、家庭主婦和年青人,經過數年的演變後,媒體教育便由民間推動模式被正式納入正規課程 (Jeong, 2009) 。
香港媒體教育的未來發展
香港媒體教育的雛型是可追溯到1999年。無論教育統籌委員會 (1999) 或香港課程發展議會(1999)都在他們發佈的教育改革諮詢文件中提及媒體教育的重要性,但如何落實則只停留在諮詢的階段。直到2005年,教育統籌局才正式宣佈通識教育為2009年新高中課程的核心課程,而「大眾傳媒與香港」則被編為選修課程(Cheung &
Rother, 2006),而在教育統籌委員會(1999) 的資訊文件中,則清楚介定學校的角色是需要培養新一代學生具有自學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新學習領域的能力。Tyner (1998) 提出的探究式學習媒體教育所強調的批判式思考和探究式學習,和教育統籌委員會提出的教改方向不謀而合。
至於媒體教育課程的具體內容,教育統籌委員會 (1998) 的諮詢文件只帶出媒體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塑造有強烈的影響力,所以傳媒機構要幫助年青人培養正面的價值觀,讓他們懂得分辨是非和擴闊視野(Cheng &
Rother, 2006) 。此諮詢文件顯示教育委員會明白到媒體對青少年產生極大的影響力,但政府仍未有方向如何將媒體教育納入課程。況且傳統大眾傳媒機構是營商機構,首位是盈利,他們是沒有義務肩負起教育青少年的責任,更甚是傳媒所要帶出的信息和觀念,才是教育工作者要關注批判的重點。面對媒體的巨大影響力,媒體教育的方向應該是培養青少年具批判性思維,分析媒體和擴闊視野。Cheung &
Rother (2006)指出,媒體教育的課程設計應具備以下的特色:
·
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創意思維
·
引導學生從每日的媒體資訊中,學習如何具批判性地分析媒體信息。
·
以學生為本
·
通過學生喜愛的題材,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
讓學生參與校園報紙,電台或電視台的製作,並分享製作成果。
香港媒體教育的發展逐漸地跟著南韓的模式,很多的非政府機構正自發地組織不同的媒體教育課程。例如突破機構,香港獨立媒體,或半政府機構的香港教育城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是唯一的認可的師資培訓機構於近年開辦有「媒體教育與新高中課程」科目給教育碩士學生選修。部份中學,亦已開始嘗試設計媒體素養校本課程(陳淳泉 et, al.,2007)。媒體教育的課程,再不只是停留在政府的資詢文件中了!
2009年香港新高中課程將會正式落實推行,通適教育科目的評估將分為兩方面: 公開試和校本評核。校本評核則採用「獨立專題探究」為主要模式,同學可就著某一課題完成一份探究為本的研習,研習成果則可以是以文字或非文字形式呈交。所謂非文字形式是包括網頁或錄像媒體 (教育局,2007)。同學使用錄像將漸漸由課餘活動轉移到與課程結合,但課程卻欠缺媒體教育的導向。預計到2010年,不少中學生會拿著攝錄機在校內或社區內橫衝直撞,老師卻苦無頭緒如何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如何結合探究式學習和媒體教育可能是教育工作者在未來數年間的重要議題。
參與式文化是現今的世界潮流 (Jenkins, 2006)。近年韓農示威,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事件引發民間不同的獨立媒體對事件作出主流媒體以外的報導,其中不乏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參與。維基百科、個人網誌,Youtube和 Facebook的興起和受歡迎,印證著參與式文化的年代。老師引導學生參與媒體製作,正好將學生拉回學校環境,培養正向價值觀和批判性思維。
總結
說回郎郎的例子,郎郎的原意是要完成一個有關「貧窮兒童」的專題研習報告,後來得到母親的引導,便將報告變成一個專題研習的錄像報告,正好印證了Buckingham和Tyner的媒體製作和專題研習的結合。在整個過程中,郎郎經歷了接觸、分析,製作和反思的步驟,由媒體製作,郎郎培養了媒體素養;已建立的媒體素養,會幫助郎郎面對訊息萬變的媒體世界,批判性地分析事物和建立自己的觀點,郎郎已經裝備了自己,去面對知識型社會的挑戰。
參考資料
Bransford, J., Brown, A., & Cocking, R.
(Eds) (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Expended ed.].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Buckingham, D. (1990). Making it explicit:
Towards a theory of media learning. In D. Buckingham (Ed). Watching
media learning.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Buckingham, D.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1),
33-43
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
Cheung, C. K. and Rother, I. (2006). Learning
from the pioneers: Development of media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nd Canada. In
W. Carlsson and C. V. Feilitzen (Eds). In the service of young people?
Studies and reflections on media in the digital age. The International
Clearinghouse on Children, Youth and Media. pp 197-216.
IFTC (1977) ‘Preface’. In International Film and
Council (Ed.) Media studies in education (pp.3). Paris: UNESCO.
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eong, Hyeon-seon (2009). Media education
in South Korea: Dynamics and challenges. In C.K. Cheung (Eds.), Media
Education in Asia. New York: Springer.
Jonassen, D. H., Howland, J., Moore, J.,
& Marra, R. M. (2003) 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2nd. Ed. Columbus, OH:
Merrill/Prentice-Hall
Kubey, R. (2005). Commentary: How media education can promote
democracy, critical thinking, health awareness,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n
young people. Studies in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5(1). http://www.utpress.utoronto.ca/journal/ejournals/simile (22
May 2007).
Masterman, L. (1993). The media education
revolu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22(1),
5-14.
Tyner, K. (1998). Literacy in a digital
worl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Mahwah, N.J. and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陳淳泉、文可為,葉笑嫦、余鴻展和李漢英 (2007) 發展媒體素養課程的需要: 一所香港中學的試驗計劃。第十一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香港中小學教師論文集。
教育統籌委員會 (1999). Education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 Review of academic system.
Hong Kong Government.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07). 高中課程及評估指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5962 (20
Decmber 2007)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1999). A
holistic review of Hong Kong school curriculum: Proposed Reforms.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Comments